罗莎卢森堡_1906年罗莎卢森堡的预言_58岁卢森堡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

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

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

学生将这份情意珍藏在心

用一封封书信表达师生情谊

谢谢您,老师

让我看到了中国教育走向世界

罗莎卢森堡_1906年罗莎卢森堡的预言_58岁卢森堡

写给张民选老师

2022级比较教育学博士 张馨元

点此亲启

亲爱的张民选老师

张民选老师经常在上课时给我们讲他在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教育改革实验,讲他主持上海学生参加PISA项目、上海教师参加TALIS项目以及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的创建历程。在课余时,他也津津乐道地讲他插队落户时当乡村学校教师的经历,也会讲他在英国学习、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

师兄师姐们说,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张老师都保持着学者、教师的本色。他不管多忙,也不耽误上课,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份学生作业。主持项目研究也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张老师带领团队组织上海学生参加PISA项目,上海学生获得了数学、阅读、科学等领域的2009年和2012年的“两连冠”,上海的成绩“震惊世界”、上海的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PISA以后,张老师又组织上海参加了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结果发现,上海的教师也是世界一流,向世界诠释了中国基础教育成功的秘诀。

张老师主持的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是近年来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及教育合作领域的一个新亮点,也是第一个由我国向发达国家进行教育输出的成功范例。正如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所说的:“是中国基础教育‘从追兵到标兵迈进的成就之一’”。项目英方负责人之一的戴维•摩根,因该项目的成功而获得“女王生日奖”。

张老师曾身患重病,但他不顾医生静养要求,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创建相关的重要会议,并作长篇发言。在放疗、化疗期间,忍受强烈副作用,带领团队成员讨论中心建设方案,讨论课题的进展,接待国内外学者、媒体的来访。

在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过去四十年中国教育从普及到提高的发展历程,看到了中国比较教育学从学习引进发达国家教育理论、经验,到总结梳理中国教育理论、经验,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程。我看到了一名教育学者、教师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忠诚,责任感与使命感,也看到了中国教育走向世界。

罗莎卢森堡_58岁卢森堡_1906年罗莎卢森堡的预言

谢谢您,老师

让我懂得业精于勤

罗莎卢森堡_58岁卢森堡_1906年罗莎卢森堡的预言

写给朱恒夫老师

2019级博士生,现影视传媒学院教师 王伟

点此亲启

亲爱的朱恒夫老师

第一次见到“朱恒夫”这三个字,记得是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史通全译》上。该书为“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的一种,朱师为两位译者之一。我当时没有接触过戏曲学,更不了解朱师在戏曲研究上的成就,还以为是搞历史的。看看丛书的编委和其他译者,不少都是堪为宗师的前辈大家,隐隐感觉这位翻译《史通》的学者肯定也不简单。

若干年后,我竟有幸得入朱师门墙。第一次见到朱师,已是博士招生面试。一位身材魁伟的“老爷爷”——其实朱师方及花甲,并不显老,但却透着老爷爷般的慈祥,后来才知道,“朱爷爷”乃是他在学生中间的爱称——两鬓略有斑白,一口魅力独特的苏北普通话,伴随着和蔼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我不由心生疑问:就是这位老爷爷写了那么多重量级曲学著作?

当我第一次拿论文习作呈于朱师,没想到几个小时后便得到了反馈。Word文档上写满了批注,大到结构逻辑、论点论据,小到遣词造句、符号标点……这也太可怕啦!文章末尾是总的指导意见,谈研究误区,讲学术方法,还有殷殷的期待。我脑海中又浮现出朱师上课时的情景,似乎那口苏北普通话又在顿挫有致地说:“做事一定要认真,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慈祥依旧,但眼神里更多的却是坚定和严肃。

一次有事请教朱师,已是晚上八点半左右,我敲响他办公室的门。里边回应声起,过了一小会儿,门打开了。朱师一脸疲惫,一边开门一边在思考什么,略显诧异地问我:“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其实这根本不需要“知道”,他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班倒”,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在办公室伏案工作。对于熟悉朱师的人来说,这早已是“常识”。如果哪天在办公室找不到他,那十有八九是出差了。朱师著作等身,又一向强调精益求精,其背后的巨大付出实难想象。某著名期刊向他约稿,朱师首先做的是找来大批资料,以致于沙发上都无处落座。他埋头苦读四十多天,之后才开始构思论文。那一篇篇学术精品,就是这么来的。

因为天资驽钝,攻读博士期间,我觉得异常疲惫,但在朱师面前从来不敢叫苦叫累。每天在学术上,无论花费的时间,还是工作的强度,我都远远比不上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还哪里敢说辛苦?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罗莎卢森堡_58岁卢森堡_1906年罗莎卢森堡的预言

谢谢您,老师

让我重拾信心

罗莎卢森堡_1906年罗莎卢森堡的预言_58岁卢森堡

写给詹丹老师

人文学院2022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

仲淳镇

点此亲启

亲爱的詹丹老师

詹丹老师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是潜心治学、笔耕不辍的红学名家,也是曾经耕耘基础教育领域的语文老师。对我而言,詹老师是温和儒雅、诲人不倦的师者,更是我最敬仰的导师。

“你们实习都找得怎么样了?”组会结束后,詹老师关切地问起我们。“淳镇,你的实习学校定了吗?”当老师点我名时,我勉强打起精神回应:“还没定下来,不过应该快了。”事实上,两次失败的面试经历给我的打击远比想象中要大。沮丧、烦躁等负面情绪不断在心底蔓延,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一名老师。您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单独把我留了下来。您没有再提起实习的事,只是关切地询问我近况。听着您温暖的话语,我忍不住将最近两次失败的面试经历和这段时间的迷茫困顿和盘托出。您似乎对这一切已经了然于心,让我明天中午带着试讲讲稿再来。

第二天在您的办公室,您逐字逐句修改时的专注目光,似乎在我心中撒下了一束光。您没有立马指出我的不足,而是首先肯定了我的教学思路和活动设计。听着我的嘀咕:“那为什么没通过呢?”您微微一笑,对着我的教案挨个指出讲稿中的细节问题和逻辑错误。随后,又让我当场进行模拟试讲和问题纠错。如此反复后,又提醒我教姿教态和面试的语言表达。结合我的不足,您还讲述了自己初登讲台时的兴奋与不安。没有咄咄逼人的架势,也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您耐心地引导我跟随您的思路复盘思考。临走时,您对我说“有问题随时联系”,而我也慢慢放下了失败的“包袱”。

第二天,我意外收到了您发来的消息,说是帮我争取到两所学校的面试机会,提醒我要好好做些准备,记得把录好的讲课视频发给您再看看……之后,我如愿地拿到了实习的机会,如愿带着您给我的信心站上了三尺讲台,不断实践您那天传授给我的独家“秘籍”。

谢谢您,詹老师。您传授了我教学的技艺,更帮助我重拾了站上讲台的信心。我原想揽入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您是经师,更是人师,帮助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之路上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您就是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好导师!

罗莎卢森堡_58岁卢森堡_1906年罗莎卢森堡的预言

谢谢您,老师

让我的精神丰盈而有力

1906年罗莎卢森堡的预言_58岁卢森堡_罗莎卢森堡

写给贾淑品老师

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杨芃

点此亲启

亲爱的贾淑品老师

窗外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在这个明媚的午后,我想和大家分享贾淑品教授的故事。贾老师生于1975年,和我们的父母年纪相仿,加上她平易近人的性格,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严慈相济的育人方式,马院学子们给她起了一个温暖的昵称——“贾母”。

贾老师为人,平易近人、勤俭朴素。贾老师温柔善良,爱生如子的故事实在太多,此刻,我随意回忆两件,与大家碎碎念。记得与贾老师初见,是在文科实验楼四楼的电梯口,贾老师戴着眼镜,衣着朴素,笑眯眯地和我说“疫去春来,终于见面了,真好!”一句暖心的话语仿佛一道温暖的光,化解了我心中的忧虑,照亮了我的研究生生活。又记得有一次由于学业压力过大我失眠了,随手发了一条朋友圈,贾老师看到后立即在评论区关心安慰我。本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但第二天,贾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给我们上了心理辅导课,叮嘱我们论文写作和身心健康发展要综合协调,劳逸结合。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哪位同学遇到贾老师,她都会笑容满面地与同学打招呼,久而久之这种家母般的笑容浸润了全院的学生,“贾母”这一昵称,在同学中也就心照不宣地传播开来。

贾老师为师,以身示范、兢兢业业。无论是她自己所带的学生,还是院里其他同学,只要找到她评阅修改论文,她从不拒绝,一视同仁。贾老师修改学生的论文,都会批注得密密麻麻,从观点推敲到字斟句酌,连标点符号和脚注格式都有她修改的痕迹。经她的言传身教,同学们科研水平日益提升并开花结果,部分同学的论文已在《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等CSSCI刊物发表。今年,贾老师的博士毕业生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四名硕士毕业生,两名考上重点大学的博士,两名考上了公务员。

贾老师为学,成果丰硕,著作等身。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子课题3项,教育部、省哲社科项目10余项,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目前出版专著3部,其中《列宁、卢森堡、考茨基与伯恩施坦主义》(45万字)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列宁和罗莎卢森堡政治观比较研究》,获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即便成果丰硕,贾老师依然笔耕不辍,工作强度只增不减。

情长纸短,寥寥数语无法道尽贾老师为人、为师、为学的事迹,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也会一直发生着……

罗莎卢森堡_58岁卢森堡_1906年罗莎卢森堡的预言

谢谢您,老师

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1906年罗莎卢森堡的预言_58岁卢森堡_罗莎卢森堡

写给肖胜雄老师

2023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潘梦媛

点此亲启

亲爱的肖胜雄老师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在我人生求学生涯中,我遇到了您这样的好老师——上海市特聘教授肖胜雄。自本科至博士研究生,您是我求学路上的好导师,更是我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遇见您,我始料未及。2017年9月,我步入上海师范大学,曾经听说大学老师很有距离感,有时会有令人难以接触的感觉。2018年,有幸听了您的学术讲座。您汹涌的学术激情,深深感染了我。怀着特别想进入您的课题组学习的心情,我忐忑地用颤抖的小手一遍遍修改给您发送的第一条信息。片刻之后,我收到了您的回复。言辞有力而温和,表示欢迎我们去课题组学习。之后,肖老师成为了我的导师。五年来,您对我尽心竭力、多方教诲,使我从胆怯无知的“瓜娃子”,逐渐成长为自信有识的博士研究生。

春风化雨育桃李。您严谨求实,言传身教、以德树人,特别强调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和不断积累的学习方法。您以渊博的专业学识、广阔的学术视野、深厚的学术造诣及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们如沐春风、受益匪浅。记得,我刚开始硕士阶段学习时,对所学专业领域的认知和理解非常浅显。您就组织我和同门去厦门大学参加培训学习,全面了解专业领域知识,明确专业研究方向。在您的推动下,我更有幸走进了基础学科的学术前沿。今年,我有机会赴吉林、北京参加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等,对全国知名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润物无声撒春晖。您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时刻激励着我,这份严谨的态度,既可治学,亦能育人。与肖老师讨论问题,总能使我获益匪浅。每周例会上,您帮助我们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讲解其中相关领域的重要知识。于我而言,每次例会都是满满的收获。指导我们撰写论文时,肖老师更是一丝不苟。您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帮助我们厘清论文逻辑思路,纠正撰写内容甚至是语言表达措辞,让我们无比珍惜您批注的那些文字。

在即将开启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时,我期待自己能够像您一样成为“思想有深度,学科有厚度,能力有强度,情感有温度”的优秀青年。

罗莎卢森堡_58岁卢森堡_1906年罗莎卢森堡的预言

正值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月

纸短情长,伏惟珍重

见字如晤,声息可辨

亲爱的老师们

我们将接过您手中的接力棒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作出新的贡献

供稿:教育学院、影视传媒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校对:朱颖超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yjxmw518